更新時間:2021-05-06 來源:黑馬程序員 瀏覽量:
什么是方法論?
所謂的方法論就是做事的方法,但這個“做事”范圍就很多了,產品經理做的事,最主要客源分為三類:項目跟進、需求收集與產品設計、產品分析。這里從一些方面來詮釋方法論。
項目跟進
項目是每個產品經理工作中最大的組成部分,如何高效的推進項目,保證項目中各個環(huán)節(jié)如期進行。那么如何在項目中提升自己的方法論呢,比如:
1、保證項目組成員理解需求
需要產品經理輸出高質量的產品文檔,不是精美,而且能讓開發(fā)、測試同事快速吸收需求,比如突出需求的描述、權限、前置輸入、界面描述、限制條件、后置影響等,當項目組成員提出異議時,可以及時進行更新。為了驗證項目組成員對需求的吸收,可以組織需求返講,讓開發(fā)、測試人員基于自己對接的模塊進行講解,由產品經理進行評估。
2、跟進項目全周期
一個項目的成敗,往往來源兩方面,一個是技術人員對需求的掌握,一個是產品經理對項目的跟進。在不少產品經理眼中,經過了需求評審產品經理的項目工作就告一段落了,實際上才剛剛開始。產品經理需要積極與項目組成員溝通,參與項目組晨會、周會、用例評審等,即時發(fā)現問題及風險。如:開發(fā)與需求的理解風險、人員變動風險、需求變更風險等,更要提前介入測試過程中,避免到驗收階段才發(fā)現問題。
3、保證項目按時上線
在項目中產品經理對初始需求把握不準確,客戶、公司高層空降需求,技術人員對工作量及難度評估不足,人員變動等方面問題都可能造成項目延期,保證項目按時上線不光是項目經理同樣是產品經理需要密切跟進的。那么,當遇到需求變更的情況下,產品經理需要結合技術人員意見及需求方的背景分析是否需要進行需求變更、是否有替代方案、變更對項目工期造成怎樣的影響,當確定變更后則考慮從其他項目組調動資源、加班、將未開始低優(yōu)先級的需求延后開發(fā)等方法進行規(guī)避。如無法規(guī)避,則需要評估影響及明確的上線時間通知全部相關方。
需求收集與產品設計
與需求方對接需求是產品經理必備工作,如何收集需求、挖掘潛在需求、識別偽需求是衡量產品經理能力的重要指標。很多產品經理容易陷入兩個誤區(qū),一個是“說什么就做什么”,既完全按需求方的話來設計需求,如對方說列表中顯示條數少不好查看,就給他將每頁的顯示條數增加到50條、100條,對方根本看不過來。另一個誤區(qū)是“鍍金”,即總是想給對方更好的功能,導致偏離了對方的原始需求,如在前面例子中增加了大數據定位、文字識別等功能,不但無法真正解決客戶問題還增加項目成本,其實客戶只是需要一個更便捷的篩選功能。
為了避免這些誤區(qū),產品經理需要提升自己分析問題的能力,可以結合3W2H法則,從是什么人、什么問題、什么原因、怎么解決、影響范圍等方面不斷細化分析。
產品分析
當看到一個產品,如果別人問你如何評估它的好壞時,如果你的回答是挺好的、界面漂亮、操作舒服這些詞,那別人肯定不會認為你是一個專業(yè)的產品經理。產品經理看問題,強調邏輯性,如這個產品的行業(yè)特點、目標用戶定位、產品功能架構、核心操作流程、競品對比、變現方式、優(yōu)化方向等不同維度進行分析??梢越Y合產品體驗五要素,從產品的表現、框架、結構、范圍、戰(zhàn)略不同的層面,再結合技術、市場、運營等方面進行分析。即時你分析一個產品沒有什么獨到的結論,但能有突出邏輯性、多層次的分析過程,依然能顯示出非常強的產品方法。
說了不少,其實與產品方法論相關的內容遠不止這些,作為一個產品經理,只要你能有良好的項目管理、準確把控需求、邏輯性分析產品,并能把這些能力有效總結,那你就是一個有方法論的人。想法,你就需要從新審視下自己的產品工作了。
猜你喜歡: